超赞!在建有校园考古工作站的学校里听一场鲜活的博物馆讲座

  IM新闻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12-03 01:07

  南都讯 “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?这些科技是否会冲淡传统文化?”11月30日,2023年黄埔思政大课堂系列讲座之“做一座超级链接的博物院”在广州实验中学举办。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、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作为主讲嘉宾,他与现场学生的互动迸发出智慧的火花。

  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中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是什么样的?“超链接”的博物馆又如何理解?讲座伊始,龚良站上讲台,一张张图片缓缓呈现,穿古越今,一股文博热浪席卷而来。

  通过互联网链接,博物馆被“搬”到了课堂上。利用新的传播手段,孩子们聆听着它作“自我介绍”,听专家讲解它背后的故事,在老师的带领下探讨博物馆如何赋能教育……

  博物馆展览的差异化及多样性、博物馆教育服务、博物馆创新创意与跨界融合与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,龚良从以上四个方面介绍了南京博物馆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努力成为一座超级链接的博物馆。通过“超级链接”,博物馆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、与社会同步,服务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,成为体现社会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场所。

  “原来博物馆并不只是庄严肃穆的,还可以是让我们快乐学习知识的地方。我去过不少博物馆,但南京博物馆最令我印象深刻。”广州实验中学心伊同学说。

  龚良预判,博物馆将成为人类和谐共处的重要场所,能服务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;更能化身为教育的第二课堂,成为历史艺术的殿堂和大小朋友们文化休闲的场所。他认为博物馆应该链接所有观众,展览应该具有多样性,多样性才能链接到每个人。课堂+“殿堂”模式以珍贵国宝文物为核心,以凝结在文物中的知识、文化、历史记忆和文明光芒为内容,以“超级链接”为教学方法,教授学生“文物”—“课堂”—“数字化”的思维及能力,从内容到方法,都让学生乐学其中。

超赞!在建有校园考古工作站的学校里听一场鲜活的博物馆讲座

  讲座后,一名同学向龚良提出疑问:“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?这些科技是否会冲淡传统文化?”龚良答复:“技术的应用应该有一个限制,限定于20%左右。在这种限定下,我们就是在利用新技术保护传统文化。”

  “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,实现几何级传播具有无限可能。”龚良表示,博物馆效能发挥主要是靠传播实现的,从数字技术在博物馆中的运用,到数字博物馆的建设,再到怎么做好智慧博物馆,“南博传播的目标是文物背后的故事和人们的美好生活。”博物馆的超级链接是博物馆受众群体的扩大,是提供公众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径,是博物馆人努力的目标:博物馆+。

  据了解,广州实验中学建有全国首个校园考古工作站——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黄埔工作站,是全市第一个实体化运作,集考古资料研究、整理、修复、展示研学和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区级文物保护研究平台。该工作站首创政、校、研三方合作,在国内考古文博界、教育界都是一次创新与探索,也是实现考古与公众“超级链接”的有益尝试。

  近年来,黄埔区大力推进人文体验“清幽”古建筑和“乡愁”文创相碰撞的魅力研学,传承优良传统文化,分两批命名了广州海事博物馆等41个单位为“黄埔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”。这些研学基地将打开学生“研”界,囊括自然教育、非遗传承、文创体验、休闲娱乐、户外拓展等多元素于一体。在“双减”大目标下,教学场所不受限于学校课堂,邀请史志专家化身“讲古人”,围绕黄埔区独特而鲜明的地域特征、区域特色,以海丝文化、民俗文化、农耕文化为切入点,阐释优秀传统历史文化遗产内涵,追忆背后故事,激活群众文化记忆,延续历史文脉。